【Nature Communications】复旦中山医院团队借助Olink蛋白组学开发结直肠癌免疫联合治疗新策略
结直肠癌是全世界第三常见的癌症,约占所有癌症病例的10%,也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目前晚期结直肠癌后线治疗缓解率不到5%,且副作用大,亟需寻找新的治疗方案。绝大数结直肠癌(约占95%)属于微卫星稳定型(microsatellite stable,MSS),创新的PD-1免疫疗法对于此类转移结直肠癌(mCRC)效果有限,最新研究表明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抗体免疫联合疗法可显著增强mCRC的肿瘤免疫反应,其对于肠癌精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刘天舒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F=14.7)杂志上发表最新临床研究结果:研究团队使用NGS技术对ctDNA 进行评估,并使用 Olink蛋白组学对于血液蛋白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基线时较低的变异等位基因频率 (VAF)、治疗期间 VAF 的大幅降低与治疗反应独立相关,表明替雷利珠单抗(PD-1抑制剂)、西妥昔单抗(EGFR抑制剂)和伊立替康(肠癌化疗药)联合治疗在先前接受治疗的MSS型肠癌中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为MSS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血液蛋白分析方案使用Olink Target 96 Immuno-Oncology panel系统评估了新治疗过程中外周血免疫蛋白特征变化,为相关机制解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解读
研究也发现治疗前 ctDNA 水平 (VAF) 和治疗期间 VAF 降低与 TEC 的反应相关。此外,大多数免疫肿瘤蛋白的水平在有反应者中较高,并且基线时蛋白组学评分高的患者 OS 更好。重要的是观察到外周免疫蛋白组学与 ctDNA 指标呈负相关,两者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显示宿主全身免疫系统和肿瘤动态的博弈变化。
写在最后
TEC方案(替雷利珠单抗+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联合治疗)将为晚期MSS型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而Olink蛋白组学免疫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非侵入性的实时监测治疗效果的技术方案,对PME的检测可预测肿瘤的疗效和预后,成为一种有效的量化PME的工具,对于肠癌的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内容为该论文第一作者艾罗燕博士供稿
1. Xiaojing Xu, Luoyan Ai, Keshu Hu, Li Liang, Minzhi Lv, Yan Wang, Yuehong Cui, Wei Li, Qian Li, Shan Yu, Yi Feng, Qing Liu, Ying Yang, Jiao Zhang, Fei Xu, Yiyi Yu, Tianshu Liu. Tislelizumab plus cetuximab and irinotecan in refractory microsatellite stable and RAS wild-type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single-arm phase 2 study. Nat Commun. 2024 Aug 23;15(1):7255.
如有需求Olink服务需求,欢迎咨询Olink认证服务商—中科普瑞
电话:021-58086128
邮箱:market@sinomic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