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gy】蛋白标志物助力Dupilumab治疗2型慢性鼻窦炎疗效预测
图片来自于dupixent.com
新文速递
研究解读
慢性鼻窦炎(CRS)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尽管Dupilumab已获批与其他药物联用治疗病情控制不足的CRSwNP,但T2CRS的分型及有效疗效预测因子的缺乏都给其临床应用带来了挑战。苏黎世大学的研究者选取2020年-2021年间进行Dupilumab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CRS)和健康人(HC)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描述了Dupilumab治疗患者的超短期病程及症状改善的时间点,并使用Olink Target Inflammation & Immune Response panel对血清样本中的184种蛋白进行测定,识别了大量显著表达差异的血清蛋白。前瞻性研究队列的验证研究表明,血清OPG是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能够对Dupilumab的疗效进行预测和评估。
在第一次注射Dupilumab后7天,TPS score和SNOT score均有显著下降,这些积极的临床效果在3个月的随访中持续存在。而基于Olink Target平台的血清蛋白差异分析则表明,分别有15种炎症相关蛋白在HC血清中高表达,21种在CRS血清中高表达(下图A);13种免疫反应相关蛋白在HC血清中高表达,47种在CRS血清中高表达(下图B)。MetaCore™分析(下图C)显示,与HC相比,JAK-STAT信号是T2CRS外周血中最显著激活的下游通路;除此之外,趋化、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等通路在CRS中的也显示受到调控。有趣的是没有发现经典的2型通路被显著激活。
比较Dupilumab治疗后获益与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血清蛋白水平,发现在基线期(Day 0)两者已有显著差异。Inflammation Panel 检测结果显示OPG,CCL25,HGF,TNFSF14,OSM,NT3和CD244显著上调或下调(下图A);Immune Response Panel 检测结果则显示EDAR,CLEC4D, TREM1, CLEC6A和DAPP1显著上调或下调(下图B)。基线期(Day 0)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区分治疗获益和反应不佳者最重要的是细胞凋亡通路;而在治疗获益的患者中,OPG和EDAR分别是下调和上调最显著的血清蛋白。
作者进一步评估OPG作为Dupilumab治疗效果评估的预测因子,研究结果显示在两个独立的研究队列中,AUC分别为0.92和0.83。
1. Predicting dupilumab treatment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diffuse type 2 chronic rhinosinusitis. Allergy. 2022. DOI: 10.1111/all.15532
如有需求Olink服务需求,欢迎咨询Olink认证服务商—中科普瑞
电话:021-58086128
邮箱:market@sinomics.com